“重新裝修房子,發現墻體保溫材料是普通泡沫板,用打火機一點就著。”昨日,武漢新華路三金華都小區10號公館業主向記者訴稱,花100多萬買的房子,住著卻不安心。
昨日,記者在10號公館17樓一住戶家發現,夾在墻體之間的保溫材料,厚約2厘米,外觀與常見的泡沫板一樣。用打火機點燃后,迅速燃起明火,散發出刺鼻氣味。
據了解,三金華都小區10號公館是精裝修房屋,共29層,可居住300多戶業主。2012年6月底竣工,當年下半年開始有業主陸續入住,至今已入住100多戶。
20日,17樓業主袁先生重新裝修改裝房屋,發現墻體保溫材料竟然是泡沫板,試著用打火機點燃,泡沫板一下燒著了,驚出一身冷汗。
武漢三金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永強稱,央視2011年“3·15”曝光該小區外墻保溫材料易燃,公司立即更換成了聚苯顆粒材料,易燃級別為B2級,屬阻燃產品,且通過了市區相關部門審查和驗收,有合格證。“不合格,相關部門也不會讓繼續開工。”
市墻體材料改革辦公室有關負責人稱,三金華都10號公館的保溫材料,央視曝光時,只修建到第三層。他們要求其更換合格的保溫材料,也達到了國家標準。至于后來修建的樓層,墻體保溫材料是否合格,需要詢問江漢區相關部門。
記者出示住戶家夾在墻里的保溫材料,這位負責人稱,這個材料是聚苯板,但屬哪一級別需要鑒定,鑒定過程比較復雜。
業主們稱,央視曝光兩年之后的今天,打開外墻保溫板,同樣是一點就著,迅速燃燒黑煙直冒,和當年央視記者發現的不合格材料如出一轍。2010年11月15日,上海膠州路教師公寓一場大火,58條生命瞬間逝去,而罪魁禍首之一就是這種極易燃燒的保溫板。住宅小區存在這樣的火災隱患,如何能夠公開銷售?怎能讓居民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