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自主創新和對知識產權有效保護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撫摩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
知識產權是自主創新的基礎和衡量指標,也是市場競爭的生要手段。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知識產權是競爭力。產權化的知識在知識經濟中,構成了非常重要的生產要互素。同時,知識產權在市場經濟中,它有財富的屬性和商品的屬性,而且還具有高附加值的屬性,因此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是自主創新的重要環節,對于建設創新型國家非常重要。
二、創新型國家建設就是要把企業做大做強
創新的主體是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主體是企業,建設創新型國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關鍵是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重視和發揮企業在自主創新的生力軍作用,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并參與國際競爭。
企業將在自主創新中扮演先鋒和主體角色,是整個國家自主創新體系中不可替代的關鍵環節。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國家技術創新能力的基礎,資源配置的優化和產業升級也都要依靠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去實現。作為企業,應更加注重技術開發,加大對研究開發活動的投入,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形成自主的核心技術,加快研究開發和工程化,產業化步伐,打造,增強核心競爭力。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所追求的就是市場利益最大化。企業的市場價值取向,決定了其進行自主創新的強大內在動力,同時還能做到既關注創新技術的先進性,又考慮其可行性和經濟性;既清楚產品開發和大規模生產的技術難點,又能把握產品的市場需求并嚴格控制成本。因此,只有當企業發揮自主創新的主體作用,成為自主創新的投資者和實施者時,自主創新才 有可能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和產品。
三、企業做大做強需要核心競爭力
創新能力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我國產業結構中普遍存在產業集中度低、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的突出矛盾,因此能過自主創新、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就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帶動和促進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合資源向有強烈欲望和能力的企業,重新分配資源,行業組合重整,形成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能夠與國外跨國公司相抗衡的企業,這是一個符合國家利益的不可回避的問題。
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竭的智力資源,產權化的知識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實行知識產權戰略。而在知識產權戰略中的專利技術標準化戰略正好就是適應這種需要。專利技術標準化更直接的作用體現在為競爭服務,倡導一種新理念游戲規則。企業通過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通過對知識產權戰略的高效管理,才能實現用專利技術引領市場,占領市場,從而牢牢把握生產、經營的主動權,從面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創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