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鋼筋混凝土的外墻上,經常看到有白色硬殼層覆蓋著的許多裂縫,見下圖 ,由于這種白色沉淀物的封閉,裂縫的滲漏停止了,這是裂縫的自愈現象,原來一些建筑混凝土裂縫可以自己愈合的。

混凝土中存在石灰礦物質,當外界水份通過裂縫向室內滲流時,水與混凝土裂縫處的石灰 CaO化合形成氫氧化鈣Ca(OH)2,游離氫氧化鈣又是很容易溶解于水的礦物質,它必然沿著裂縫向地下室內浸出,室內空氣中存在二氧化碳CO2,與滲漏水帶出的氫氧化鈣結合形成碳酸鈣CaCO3,沉積在裂縫的表面和里面,形成白色的覆蓋層。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的裂縫,初期引起滲漏,進一步又浸出氫氧化鈣溶液,又以白色斑體碳酸鈣體封閉裂縫,石灰的溶解減少了,滲漏減緩,最后全部自封和自愈了。
也有一些工程的滲漏并不是隨時間而逐漸減緩,而是逐漸增加滲漏量。開始滲漏輕微,其后發展至嚴重漏水。這里的原因主要取決于裂縫寬度和水頭壓力,當裂縫寬度在0.1~0.2mm左右,水頭壓力不大(水頭<15~20m),容易出現自愈現象。
當裂縫寬度超過0.2~0.3mm,雖然較低的壓力水對裂縫側壁進行沖刷,氫氧化鈣與碳酸鈣都被水沖走而無法穩定沉淀下來,裂縫漏水最隨時間越來越大,這時必須采用化學灌漿堵漏。